姓名:李浩
職稱:教授、正高級工程師
社會兼職: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院合作研究員、湖北省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長江技術經濟學會理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常務副秘書長
E-Mail:lihao@hbue.edu.cn
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流域管理、跨界河流管理
講授課程:《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學習與工作經曆:
2005.09-2008.07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09.03-2012.01 長江科學院水資源研究所工作
2010.01-2011.1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教育學院(UNESCO-IHE)博士後
2012.01-2018.11 長江科學院國際河流研究所工作
2018.12-2019.08 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項目合作處工作
2019.9—今 湖北經濟學工作
學術論文:
【1】李浩,覃晖,劉曉潔,Watt Botkosal. 瀾湄合作機制下中柬水資源合作路徑,資源科學,2021,43(05).
【2】李浩,趙登忠. 瀾湄水資源合作路徑研究,人民長江,2022,53(6).
【3】李浩,秦尊文.湖北省磷石膏綜合利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長江技術經濟,2023,(10).
【4】李浩. 推進“人水和諧”的綠色城鎮化. 政策,2023,(2)
【5】任俊霖,李浩等,長江經濟帶省會城市用水效率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05).
【6】李浩,夏軍. 水資源經濟學的幾點讨論. 資源科學. 2007,29 (5).
【7】吳傳清,李浩.西方城市區域集合體理論及其啟示.經濟評論. 2005, (1).
【8】Y Gong, H Li, M Parks, J Pang, C de Fraiture. (2018)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for farm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Lancang River basin in China.Climatic Change, 149(1): 75–89.
【9】H. Li, J. Gupta, MP. Van Dijk(2012)China's drought strategies in rural areas along the Lancang River.Water Policy.15 (1): 1-18.
【10】H Li, J Gupta, MP Van Dijk (2012) China’s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drought disaster in rural areas. Disaster Advances, Vol. 5 (4) ,2012.
【11】H Li, MP van Dijk (2012) Climate change and farmers response in ru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6(3-4) :290-310 2012.
【12】李浩,黃薇等,跨流域調水生态補償機制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11,26(09).
【13】李浩,劉陶等,跨界水資源沖突動因與協調模式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10,25(05).
【14】Hao Li, Xia Jun, Wang Jingxia. Screening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 Case Study of Water Supply of Miyun Reservoir.自然資源學報,2008,23(6).
【15】Cao, H. Li, (2017) Dilemmas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Laos,Energy Sources, Part B: Economics, Planning, and Policy, 12(6): 570-575.
【16】匡洋,李浩等,湄公河幹流水電開發事前磋商機制,自然資源學報,2019(01).
【17】任俊霖,李浩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長江經濟帶省會城市水生态文明評價,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6,25(10).
【18】吳傳清,李浩.甘肅張掖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模式的制度經濟學分析.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6, 23 (7) :79-81
【19】吳傳清,李浩.武漢城市圈戰略思路與對策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 (4).
【20】劉曉潔,夏軍,李浩.海河流域與墨累-達令流域管理比較研 究,資源科學,2009 年第 9 期.
【21】李浩,河湖水系連通戰略的經濟學思考,水利發展研究,2012 年 07 期.
【22】李浩,黃薇等,基于博弈論的省際水事糾紛預防機制研究,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 年 12 期.
【23】李浩,黃薇. 跨流域調水生态補償模式研究,中國水利發展研究,2011, (4)28-31.23.
【24】匡洋,李浩等,氣候變化對跨境水資源影響的适應性評估與管理框架,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8,14(1).
【25】劉陶,李浩,綠色發展背景下湖北省“五水聯動”的戰略意義與路徑研究,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 年 02 期.
【26】高佩,李浩. 基于制度性響應的流域水資源管理對策研究,水利經濟,2012 年 04 期.
【27】李浩,劉陶,黃薇. 跨界水資源沖突的動因分析。中國水利,2010,(3), 12-15.
【28】王金霞,李浩. 氣候變化對海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的影響及适應性政策分析.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08,11(16)。
【29】吳傳清,劉陶,李浩. 城市圈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理論基礎與協調機制探讨. 經濟前沿.2005,(11).
【30】吳傳清,李浩.關于中國城市群發展問題的探讨.經濟前沿.2003,(2:3).
【31】吳傳清, 李浩. 國外城市群發展淺說. 經濟前沿.2003,(5).
【32】吳傳清,李浩. 武漢城市經濟圈發展的戰略思路與對策研究. 武漢經濟研究,2003,(4).
【33】吳傳清,李浩。武漢城市圈名稱規範問題與建設意義探讨.武漢經濟研究, 2003,(6).
【34】夏軍,張永勇,王中根,李浩. 城市化地區水資源承載力研究.。水利學報 2006, 37(12):1482-1488.
【35】劉陶,李浩.南水北調對湖北省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資源開發與場.2005,(4).
【36】李浩. 城市化推動城市群興起.甯波經濟.2004(1).
【37】李浩. 中國城市群發展動态.中國城市化.2003,(2).
【38】李浩.我國城市群發展動态.政策.2003(11).(轉載)
學術專著:
【1】長江流域綜合治理與統籌發展研究,2024, 武漢大學出版社,第二作者
【2】瀾湄水資源合作機制研究,2023,長江出版社,第一作者
【3】區域協同融通:長江經濟帶的“四共”密碼解讀,2023,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二作者
【4】長江智庫建言(第1輯),2023, 湖北人民出版社,第二作者
【5】長江流域生态補償機制研究,2021,武漢大學出版社,第一作者
【6】大型水庫消落區治理與保護制度研究,2015, 長江出版社,第一作者
【7】赤水河流域生态補償技術研究,2012,長江出版社,第二作者
【8】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理論研究,,2006,經濟科學出版社(百佳出版社),第四作者。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瀾滄江—湄公河幹流梯級水庫調度跨境合作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2021.
【2】湖北省社科重大項目《長江中遊城市群協同發展研究》,項目主要參與人,2023.
【3】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委托項目《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及主體功能區政策研究》,項目主要參與人,2022
【4】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項目《湖北省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項目主要參與人,2020.
【5】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項目《湖北省“十五五”時期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實施路徑研究》,項目參與人,2024。
成果獲獎:
【1】2018年因“北京城市精細化洪澇模拟模型建設研究”獲得北京水利學會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