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新質生産力與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學術研讨會在我校行政樓四樓會議室舉行,省直相關部門、武漢大學及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的專家,我院與金融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低碳經濟學院的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深入剖析新質生産力與現代産業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副校長付宏出席并緻辭。他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當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而這一任務的實現離不開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高等教育作為國家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必須承擔起引領社會進步的曆史責任。我校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高素質的财經人才,在推進新财經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為根本,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水平。付宏強調,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必須堅持科技創新發展與社會和諧共進,必須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産業轉型升級為抓手,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歸宿。相信本次座談會能為我校新質生産力發展研究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研究院籌建貢獻智慧和力量。
主旨報告環節。武漢大學曾國安教授以“新質生産力與共同富裕”為題,闡述了發展新質生産力與實現共同富裕之間的關系。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共同富裕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目标。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可以提高生産效率,增加社會财富,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物質基礎。共同富裕目标要求我們不斷推動新質生産力的發展,确保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能夠惠及全體人民。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盧現祥教授以“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是科技制度創新”為題,認為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而新質生産力則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成果。要優化科研評價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賦予科技工作者自主權,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武漢大學張建清教授以“大國戰略競争與工程技術人才”為題,從國際形勢與背景、要素禀賦變化、資源與環境約束等角度剖析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着力點,認為在當前全球化進程與大國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工程技術人才作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創造更好的創新發展環境,全面提高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
座談會交流環節,我院負責人闡述了我校新質生産力發展研究院的籌建思路與方案。與會專家從研究院運行機制、重點研究方向、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金融學院、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人分别就金融科技創新對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支持、民營經濟與發展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與課程思政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本次座談會由我院和學校黨委宣傳部、科技處聯合舉辦,座談會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我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組建我校新質生産力發展研究團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